憂鬱症!?

2007070703:23

   最近看一些報導,罹患「憂鬱症」的人越來越多,年齡層降低,令人心驚!我不是社會學家、也沒有心理學者的素養,僅只是疑惑、不解?為什麼會如此?年輕時,忙於求生存,無暇憂鬱。退休以後,生活範疇縮小,應酬減少,不必費時間去應付一些有的、沒的;可以專心做一些年輕時無法隨性的事,譬如:看書、在不傷害他人情況下,寫一些胡說八道的文章。或拿起毛筆,寫自己的字體。再不然,好好的睡個大覺,管他東方是既白?還是既黑?知我者、不怪罪!不知我者,多言無益。擺脫所有顧慮,只圖個「歡喜」而已!時間與體力,對我來說:「時乎!時乎!不再來!」還等待什麼?只想把握有限的時間,讓自己活得實在些。沒時間憂鬱,也沒時間多愁善感!為賦新詩強說愁的時代!離我已太遙遠了。

   忘了以前誰曾說過:「人之不知珍惜光陰的逝去,就好譬手邊有一大把鈔票,只知奢侈、浪費,從不會好好計畫,一旦,只剩一張可用的鈔票時,才知原本的浪費是多麼不智!到最後雖已知珍惜,畢竟已發生不了多少作用?」

   這幾句平凡的話,深深觸及某些人的要害,常見有些人,百無聊賴、手足無措的說:

「這時間如何打發啊?」

   對我來說,「明天醒來,我還在!感謝上蒼厚待。」檢視一下過去,得到了什麼?失去了那些?不敢說未來還有什麼?只是,歡欣迎接明天的來臨。對年輕人來說,還有無數美好的明天,可以運用、創造、發揮。千萬別以【空白】向人生交卷?

   三十多年前,美國有名的經濟學兼社會學家『韋布林』,在他所著有關『有閒階級論理』曾說:

「過著失去『生之理由』的生活,可說是最大的不幸!我們的生之理由又是什麼呢?以個人看法:『是生得有意義、有價值,去體認生命,重視存在』。」

   也許他的說法太現實主義,不夠浪漫。學文學的人,往往幻想重於實際,古之文人,對注重現實生活,大多以為「俗不可耐」?但古代讀書人「十年寒窗苦讀」,不就是期盼有朝一日能「金榜題名」,光宗耀祖、揚名天下?

   試舉一例,以見古之文人,言行不一,最好笑的【王衍】來評論。

   (晉書、王衍傳):「妻郭氏聚歛無厭,衍疾郭之貪鄙,故口未嘗言錢,郭欲試之,令婢以錢繞床,使不得行,衍晨起見錢曰:『舉阿堵物卻』。」

   王衍,字夷甫,西晉時人,出生士族,美儀態、能文,以談老莊為事,妙善玄言、清談、虛妄之事。歷任中領軍、中書令、尚書令。位至三公的權責時。適皇族之間爭權,為保全自己,卻置身事外。晉朝幾近危殆,他僅只想謀取私利、苟全個人而已。永嘉五年(西元311年)三月,東海王「司馬越」病卒,衍被眾人推舉為元帥,期能抵禦「石勒」犯境,石勒輕騎侵襲,晉軍全軍覆沒,王衍被俘,他為保全性命,竟勸石勒稱帝,卻被石勒活埋,臨死才醒覺自己的虛妄、無知,仰天長歎說:

「向若不祖尚浮虛,戮力以匡天下,猶可不至今日!」後「桓溫」北伐,感慨的指責王衍云:

「遂使神州陸沉,百年丘墟,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。」

   綜觀王衍一生,居高位、好虛名、幻想隻手玩弄天下?僅圖私人利益為念。最後被石勒活埋慘死。他:「疾妻郭氏聚歛無厭」,然妻郭氏,如非仗王衍權勢?且縱容之?何能為也?口稱「錢」為「阿堵物」,以示清高,卻留下千古笑談而已!「阿堵」一辭,在晉朝時,原是方言,是指「這個」、「那個」之意。由於王衍以「阿堵物」代替「錢」字,後人稱「錢」為「阿堵物」之典故,由他而起。這應是他惟一的貢獻吧?

   北宋大文豪﹝張耒﹞和無咎詩中,即引用云:

「愛酒苦無阿堵物,尋春那有主人家?」

   過於追求私利,是該被唾棄的,沽名釣譽之輩,更應受到譴責!但要立足天地之間,非「阿堵物」莫辦?卻須取之有道、用得才安心。然金錢絕非萬能,俗話雖說:

「貧賤夫妻百事哀」、「富居深山有近鄰」。

   【金錢】不能左右一切!【名利】又能掌握多久?歷史能留名的?又有那些人?今日看各電視台新聞報導:「郭台成」遺體由大陸空運回台,不由感慨!「郭台成」是台灣首富的弟弟,「郭台銘」花了大把銀子為他治病,卻不能向病魔討回弟弟的生命!?生命實在太脆弱了!我們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,當有一天離開時!誰能驕傲的覺得不虛此行呢?今天這個訊息,給我最大的感觸,我們都好好把握時間吧?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用幻覺虛擲?

   海明威曾說:「一件事没有實際去做,誰也不知道做不做得成?」

   因此,他在立定要做一個作家時,雖不斷被退稿!絲毫不改初衷,終於獲得普立茲獎和諾貝爾文學獎,受到世人肯定。他還說:

「有些本領,不是很快就能學會的,而我們能擁有的,就是『時間』。」

   每個人手裡都握有一把時間,這才是真正的財富!如何支配、運用?全靠自己安排,等這些無價的財富消失的時候,再來珍惜、斤斤計較,已經不能彌補什麼啦!那還有空閒時間去憂鬱、徬徨?那還有時間去做空洞的幻想?抓住有限的時間,充實自己的生活,別再作無謂的呻吟、憂心!樂趣自然源源不絕!怎會有「憂鬱症」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