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海天遊蹤 有感

2007030120:33

  19646月,鍾梅音女士隨夫婿業務旅行出國,恰好環遊世界80天,遊歷亞、歐、美等13個國家,在25個城市停留,回台後她將旅遊的所見所聞所感寫成遊記,先在《中央日報》副刊連載,後來集結成書自資出版《海天遊蹤》二冊,受到熱烈的迴響,總共再版16次,被譽為「最完美的遊記」,並獲得1966年嘉新文藝著作獎。此書不僅記遊,於瀏覽美景之際,鍾梅音看到了各個國家的歷史、文化、興衰、民族性,並以之對比台灣,指出社會及教育的問題,思考國家發展停滯不前的原因,在書中寄寓深刻的體悟與高尚的民族情操,文藝評論家趙滋蕃先生稱讚:「放眼世界,心存故國;活的地球,活的縮影。」

 

  最近又重看一遍鍾梅音女士的「海天遊蹤」,內心的激盪,真是無法言喻,國與國之間的差別,不完全是建設的龐大、人力的充沛與否、及歷史文化如何悠久而能比擬,而是在乎國民道德水準的高低,中國人一向標榜有五千年文化,卻毫無文化的表現,成天叫著口號,追求自己的利益,窮凶惡極,昨天與同學談到電影,他說:

  「我喜歡看武俠片,雖然打打殺殺,過分殘忍,但壞人最後還是被打倒,我們幹新聞的,一天到晚在報紙上打倒惡人,結果一個也打不死,看看武俠片,至少心底深處,有發洩的管道,明知格調不高,可是這社會還有什麼格調可言?」

  聽完他的話,能否認什麼啦?武俠小說、武俠片的風行,除了內容變化多端之外,其中正義、邪惡分明,雖然正義永遠到結局時才能平反,壞人總會死,在現實的社會,好壞總不分明,壞人似乎像永遠打不死的蟑螂!

  記得大學時,教「新聞學」的「王洪鈞」老師,在他當新聞局長時,曾為文提出「青年人如何接棒」的問題.引起廣泛的討論,當時有不少文人學者、青年學生,對這個問題提出不同見解,轟動一時,結論是:「老一輩的死守著棒子不交,年輕的一輩從何接起?」事隔多年,時間已沖淡人們記憶,當時的年輕人,豪氣早已不復存在,管它什麼「棒子?」只要我活著,苟延殘喘、或仰人鼻息,理想與現實之間,現實永遠走在前面,只要有大人物上台,一定高唱:「新人、新政」,但成效有多少?

  鍾女士在「海天遊蹤」中,篇篇精華,字字珠璣,尤其對國人應醒覺的召喚,真是語重心長,凡是有血性的人,看了這兩本集子還不能振作的話,真該打下十九層地獄,永劫不得翻身。

  最近以來,又接近2008總統選舉,在部落格裏從不談政治,我們這些升斗小民,非不關心政治,只是離我們太遠!但請求大人物們,你們要怎麼選都行,但請放過青年學子吧!別讓這些孩子成為政治人物的白老鼠?如今,倉促提出十二年「基本教育」,為什麼不說「義務教育」?沒有詳盡的配套措施,只有「三不原則」:「不強迫、不免費、不免試」,改的是什麼?聽了新聞的解釋或報章的報導,大約我是白痴,到現在為止,弄不懂到底改後的優缺點是什麼?!只求令人尊敬『官高學問大』的大人物們,饒了這些孩子們吧!別在他們身上找籌碼!拜託!拜託!